大学跟班重修若缺席,将直接导致课程考核资格取消、成绩作废,甚至影响毕业证书获取。 关键后果包括:出勤分扣减、考试资格丧失、档案永久记录、学位证书延迟发放等,严重者可能面临肄业风险。
-
取消考试资格与成绩作废
跟班重修缺课达三分之一时,教师有权取消其考试资格,成绩记为零分。即使后续补考通过,最高仅能获得60分,且成绩单标注“重修”字样,影响绩点与评优。 -
毕业与学位证书延迟
未完成重修课程意味着学分不足,无法达到毕业要求。部分学校规定结业后两年内可补考,但逾期未通过者仅能领取肄业证,且毕业时间按补发日期计算,影响求职与升学。 -
经济与时间成本增加
重修费用(如培训费、考试费)需额外承担,若多次重修未过,可能被迫延长学制,导致就业计划受阻。 -
档案记录与就业风险
挂科和重修记录永久存档,用人单位可通过成绩单发现异常标注,降低录用概率,尤其对需审核成绩的岗位(如公务员、国企)影响显著。 -
心理与学业恶性循环
长期缺课可能导致知识断层,后续课程学习困难,甚至陷入“重修-挂科”循环,加剧焦虑情绪,进一步影响学习效率。
提示:务必重视重修考勤与作业要求,主动与教师沟通冲突课程安排。若无法跟班,及时申请自学重修并提交学习证明,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