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收到欠款短信?这很可能是诈骗! 关键点:保持冷静、核实来源、不点击链接、不泄露个人信息,绝大多数此类短信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群发的虚假信息,目的是制造恐慌诱导转账或窃取隐私。
若确认自己从未借款,可直接忽略并拉黑号码;若短信包含威胁性内容(如“通知家属”),切勿回复或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应立即通过官方渠道(如银行APP、征信报告)核查真实负债情况。诈骗短信通常有三大特征:
- 号码异常:以“00”“+”开头或非正规短号;
- 内容模糊:无具体机构名称、欠款明细,仅强调“逾期影响征信”;
- 诱导操作:附带可疑链接或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
遇到此类短信的正确做法:
- 不轻信:正规机构不会仅通过短信催收,更不会索要验证码;
- 查征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真实负债记录;
- 速举报:向运营商投诉垃圾短信,或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一键举报。
提醒:定期检查个人信用报告,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信息,避免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如已误点链接或转账,立即冻结账户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