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十五讲》是朱良志教授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美学课程的讲稿,系统梳理了中国美学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范畴。全书围绕“生命超越美学”展开,分为三个核心单元,结合哲学思想与艺术实践,形成独特的美学体系。
一、核心内容结构
-
根源论(前五讲)
-
从道、禅、儒、骚及气化哲学五个方面,追溯生命超越美学的根源,探讨其历史流变。
-
重点分析庄子“游鱼之乐”等典故,阐述“会通物我”“忘情融物”的体验美学。
-
-
超越美学旨趣(中间五讲)
-
阐述中国美学在知识、空间、时间、自身、色相世界之外的追求,体现“灵的世界”“永恒之美”等超越性特征。
-
通过“落花无言”“大巧若拙”等案例,说明无言之美与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
-
范畴论(后五讲)
-
系统论述境界、和谐、妙悟、形神、养气五个基本美学范畴,形成生命超越美学的理论框架。
-
强调“与物有宜”的审美态度,倡导超越感性与悲喜,追求灵魂的深层次安顿。
-
二、核心思想与方法
-
生命超越 :主张通过体验与内省,超越知识与感官的局限,实现与自然、宇宙的合一。
-
无言之美 :反对用语言分割物我,强调通过直觉与感悟体认无言之境。
-
整体观 :注重从整体把握艺术作品,强调“大美不言”的本体特征。
三、学术价值与影响
-
以独特的逻辑梳理了中国美学传统,填补了现代美学对生命超越研究的空白。
-
语言优美且富有文采,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被广泛视为中国美学教育的经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