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的“十二个月打雷顺口溜”反映不同时期打雷现象及其被赋予的说法,不过很多说法并无科学依据,像“正月打雷人吃铁”“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等是迷信观点;但打雷现象本身有一定气象原理,四季打雷都有其背后的成因。
民间有十二个月打雷顺口溜,如“正月打雷要下雪,二月打雷雨不缺。三月打雷无秧水。四月打雷秧上节。八月打雷谷堆堆,九月打雷黄土堆。十月打雷大雪飞,腊月打雷刀兵动”,此外还有“正月打雷黄土堆,二月打雷牛骨堆,三月打雷稻谷堆,四月打雷秧上霜,十月打雷贼遍地,冬月打雷黄土堆,腊月打雷刀兵堆”等不同说法。古人认为冬季或其他非夏季时节打雷是不正常现象,并根据不同月份打雷赋予各种寓意,比如正月打雷预示疫情、社会动荡、大灾等,二月打雷预示干旱、耕牛受累,十月打雷预示贼多或大雪等。
从气象学角度看,冬天打雷虽不常见,但属于正常天气现象。冬季空气寒冷干燥,当暖湿空气势力较强且有冷空气剧烈交汇时,暖湿气流快速抬升形成垂直对流,就可能形成雷雨云团,出现“雷打雪”现象。不过冬季打雷如果伴随强冷空气,确实可能使得气温急剧下降,若家畜没有足够保暖措施,易遭受冻害和诱发疾病,所以有“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
过去,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人无法解释打雷等自然现象,就将雷与风水、运势、社会变动等联系起来,创造出各种顺口溜和说法,如“春正月雷,民不炊,为丧为疫”“春雷不发冬雷不藏,兵起国伤”等。这些说法在当时特定认知下产生,缺乏科学依据。
如今,我们对打雷有了科学认知,打雷是云层间电荷放电产生闪电,闪电使周围空气过热膨胀爆炸产生雷声。雷在不同月份出现是正常气象现象,只是秋冬雷电相对夏季少见。我们应当以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理性看待这些民间顺口溜,避免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