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承包合同范本是明确发包方与承包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核心要素包括资质审查、权责划分、风险条款及费用结算方式,需确保条款合法合规,避免开采纠纷与经济风险。
合同基本结构包含以下要点:
- 主体信息: 明确发包方(矿山所有权人或授权单位)与承包方的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需附双方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等资质证明。
- 开采范围与期限: 界定矿种、矿区地理坐标、面积及开采期限,注明是否允许续约或提前终止条件。
- 权责划分: 承包方负责设备投入、安全生产、环保合规等;发包方需保障矿区无产权争议,协助办理开采手续。
- 费用与结算: 明确承包费用计算方式(固定费用、分成比例等)、支付周期及逾期违约金条款。
- 环境保护与安全: 要求承包方制定环保方案、应急预案,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并约定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归属。
- 合同终止与争议解决: 列出违约情形(如超范围开采、拖欠费用)及解约流程,约定仲裁或诉讼管辖地。
签订注意事项:
- 法律合规性: 合同需符合《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避免因条款违法导致无效。
- 动态调整条款: 针对市场价格波动、政策变化,可约定费用调整机制或不可抗力免责条款。
- 实地勘察: 签约前双方应共同确认矿区现状,留存影像资料,避免后期权属纠纷。
- 第三方审核: 建议由律师或矿业顾问审核合同,确保条款无漏洞。
常见风险及规避方法:
- 资质不全: 承包方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环保资质,可能导致合同无效。需在签约前查验资质原件。
- 权责模糊: 未明确设备维护、尾矿处理责任,易引发争议。需细化分工并附详细清单。
- 环保问题: 未约定污染赔偿标准,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建议增设环境保证金条款。
- 结算纠纷: 分成比例计算方式不清晰,可加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审核产量与收益。
矿山开采承包合同直接影响项目收益与风险承担,需重点关注条款细节的严谨性。建议双方在协商阶段明确需求,通过专业法律审查确保合同效力,为长期合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