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高考文言文考点的梳理,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而成:
一、文言文特点
-
字词
使用古代汉字,部分字义与现代不同(如“通假”“一词多义”)。
-
语法
句式结构复杂,多采用主谓宾、并列等结构,常以“所”“与”“即”等词引导。
-
修辞
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强化表达。
二、重点字词用法
-
同义词辨析 :如“长”(副词“长久”与名词“长度”)。
-
义项转化 :如“亡”(动词“灭亡”与形容词“死亡”)。
-
偏旁义 :通过部首推测字义(如“木”旁多与树木相关)。
三、经典篇目考点
-
《离骚》
-
重点词语:掩涕(掩面拭泪)、谇(谏争)、替(贬斥)、虽(纵然)。
-
文化常识:端午节纪念屈原。
-
-
《荀子·劝学》
- 荀子名言:“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
-
《阿房宫赋》
- 描写手法:六王毕、四海一(空间);覆压三百余里(时间)。
-
《论语》
- 孔子思想:三人行必有我师、知明而行无怪。
四、文言文阅读技巧
-
人物传记类
-
明确人物、职官、事件及品格。
-
文化背景:了解官制(如世袭制、察举制)。
-
-
议论文类
- 找出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
抒情类
- 关注意象(如《离骚》的香草美人)。
五、高频考点汇总
类型 | 考点内容 | 示例出处 |
---|---|---|
文言实词 | 通假字(如“错”通“措”) | 《荀子·劝学》 |
文言虚词 | 一词多义(如“长”作副词) | 《后汉书张衡列传》 |
句式结构 | 宾语前置(如“所居之官”) | 《滕王阁序》 |
建议考生结合教材与真题,系统复习,注重字词积累与语法训练,同时通过诵读提升文言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