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记账业务规范范本是委托双方明确权责、保障服务质量的核心依据,其核心要素包括 委托范围界定、双方义务清单、违约责任条款 及 标准化操作流程。财政部2024年施行的《代理记账基础工作规范(行)》提供了权威参考范例,覆盖合同签订、资料交接、档案管理等全流程,助力企业规避财税风险。
-
委托范围需具体清晰
合同应明确代理记账的时间段、业务类型(如建账、纳税申报、财税咨询等),并勾选具体服务项。例如,增值税申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税务服务需单独列明,避免模糊表述引发争议。 -
双方义务是合规基石
- 委托方须确保原始凭证真实完整,按月提供资料并配合档案交接;
- 受托方需按国家标准核算,严守商业秘密,拒绝虚假账务要求。存货核算、发票代开等高风险环节需额外约定操作细则。
-
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
单方终止协议需提前20天通知并支付违约金,因资料不实导致的税务处罚由委托方承担,核算错误则由受托方赔偿。争议优先协商,未果可申请仲裁或诉讼。 -
标准化流程降低风险
参考范例要求制定会计资料传递签收程序,明确月度/年度档案移交时限,并附交接清单。费用支付方式、账号信息等细节也需写入合同。
企业选用代理记账服务时,应直接采用财政部范本或在其基础上补充行业特殊条款,确保合同与最新法规同步。定期复核条款有效性,尤其关注税收政策变动对服务范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