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防坠落措施需从作业管理、防护设备、人员管理及环境控制等多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作业管理措施
-
减少高处作业频次
优先在平面完成可替代高处作业的项目,通过工艺改进减少危险因素。
-
专项方案与安全交底
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前进行安全交底并签字确认。
-
风险预评估与隔离
垂直交叉作业需设置安全网或隔板隔离,5级以上大风禁止作业。
二、防护设备与操作规范
-
个人防护装备
-
使用安全帽、防滑软底鞋,禁止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鞋。
-
脚手架与登高设备
-
脚手架需三级安全验收,严禁超载超负荷使用,搭拆过程严格监督。
-
登高车需定期检修,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禁止带病运行。
-
三、人员管理要求
-
健康与资质审核
作业前体检,禁止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患者及酒后登高;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
-
安全教育与行为规范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十不准”(如禁止违章作业、乱扔物品等)。
四、环境与现场控制
-
防护设施设置
-
临边作业设防护栏(1.0~1.2m高)和18cm踏脚板,洞口覆盖防护网。
-
垂直运输平台设置防护栏和安全门,吊盘卸料需停靠装置。
-
-
应急与监督
配备通讯设备,熟悉应急预案;设置专职监护人,及时制止违章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降低高处坠落风险,保障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