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消防安全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快速响应、全员参与,通过科学管理降低火灾风险。隐患排查、设备维护、应急演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需结合法规要求与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化方案。
隐患排查需常态化,重点关注电气线路、易燃物存储及机械设备运行状态。每日交接班应检查电源开关、通风系统是否正常,化学品仓库须单独设立并配备防爆装置,油污堆积区域必须每日清理。禁烟禁火区域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动火作业严格执行审批流程,配备专人监护及灭火器材。
消防设备维护直接影响初期火情控制效果。灭火器压力表每月检查,确保指针处于绿**域,喷管无老化开裂。消火栓每季度测试水压,防火门闭门器功能正常,应急照明灯蓄电池每年更换。智能烟感报警系统需联网监控平台,确保故障信息实时推送至责任人手机。
应急演练应覆盖全岗位,每季度组织疏散路线实战模拟。重点训练员工操作灭火毯覆盖油锅起火、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电气火源等场景。微型消防站队员掌握两盘水带连接、消火栓快速出水技能,演练需记录时间节点并优化流程。医疗组培训烧伤急救与心肺复苏术,配置AED设备提升抢救成功率。
法规合规是消防管理底线。厂区建筑面积超300平方米必须办理消防验收手续,仓储类场所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存储许可证。消防控制室实行24小时双人持证值班,巡查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引进新设备或改建车间时,需提前15日向消防部门报备图纸方案。
定期更新消防应急预案并与辖区消防队联动测试,建立火灾风险动态评估机制。通过将消防知识纳入新员工考核、设置岗位安全积分制度等措施,构建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责任链条,切实筑牢厂区火灾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