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图不完整,完成图更精确
框架图和完成图是基因组测序中两种不同阶段的产物,主要区别体现在数据覆盖度、准确性和完整性上:
一、数据覆盖度
-
框架图
-
覆盖基因组约5倍,即初步组装的序列占整个基因组的50%以上;
-
对于家蚕基因组(4.5亿碱基对),框架图覆盖度为6倍(即2.7亿碱基对)。
-
-
完成图
-
理论上覆盖基因组30倍以上,但实际中由于技术限制,无法达到100%覆盖;
-
需要90%以上的序列覆盖度和99%以上的碱基准确率。
-
二、准确性
-
框架图的碱基准确率要求为99%以上,但实际误差率可能高达1%;
-
完成图因覆盖度更高,可降低碱基错误率至1%以下。
三、完整性
-
框架图存在大量未解析区域(空隙),无法提供完整基因结构信息;
-
完成图通过多倍覆盖和精细校正,可填补框架图中的大部分空隙。
四、应用场景
-
框架图
-
适用于初步探索基因组结构,如发现基因组大小、复制数等基本特征;
-
为后续精细图的制作提供基础。
-
-
完成图
-
用于验证关键基因功能、疾病相关基因定位等精细分析;
-
为系统生物学研究提供高分辨率数据。
-
总结
框架图是基因组测序的“草图”,通过5倍覆盖提供初步结构信息;完成图则通过更高覆盖度和精确校正,构建更完整的基因组模型。两者结合使用,可系统解析基因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