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中级专业知识题是医疗从业者晋升和考核的核心内容,涵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传导阻滞等关键诊断要点,其核心在于掌握波形特征、计算逻辑及临床意义。 以下是分点解析:
-
心律失常诊断
心房扑动表现为锯齿状F波(频率240-350次/min),而心房颤动则以不规则的f波替代P波。室性早搏的典型特征是宽大畸形QRS波(>0.12s)伴完全代偿间歇,与房性早搏的P波形态异常和代偿间歇不完全形成对比。 -
心肌梗死定位
异常Q波(宽度≥0.04s或深度>1/4R波)是陈旧性梗死的标志,而ST段抬高(如Ⅱ、Ⅲ、aVF导联)提示急性下壁梗死。后壁梗死需结合V1导联ST段压低和镜像改变判断。 -
传导系统异常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特征是V1导联rsR'波和QRS时限≥0.12s,而左束支阻滞表现为V6导联R波切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心室率<45次/min。 -
心电轴与电压分析
左室肥大的诊断需满足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并排除预激综合征。电轴右偏(>+110°)常见于右室肥大或肺心病。 -
特殊波形鉴别
Koch三角(冠状窦口-三尖瓣隔瓣-Todaro腱)是房室结定位标志,而Vieussens环(左/右圆锥支吻合)影响侧支循环评估。T波电交替是恶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指标。
提示: 结合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病史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建议定期更新知识以应对指南变化(如2025年ST段缺血型下移标准调整为≥0.05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