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建议和意见的撰写需围绕安全发展理念、监管措施、隐患治理等核心内容展开,具体可参考以下要点:
一、核心框架结构
-
引言
强调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明确安全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干部的最大政绩、职工的最大福利,需将安全工作置于首位。
-
安全发展理念
-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化对安全工作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
提出“安全发展思想不变、有效措施不变、重奖重罚力度不变”的原则。
-
-
监管与隐患治理
-
巷道与采空区管理 :严格按设计开采,加强爆破后顶板检查,定期检测地压活动。
-
安全准入与整顿关闭 :明确关停不符合标准的煤矿,结合兼并重组深化整治。
-
承包商管理 :严格资格审查,确保其具备安全知识和资质。
-
-
技术与管理措施
-
推进《煤矿安全规程》修订,延长有效周期(建议≥3年)以适应企业适应能力。
-
建立隐患排查反馈机制,鼓励全员参与隐患治理。
-
-
应急与责任落实
-
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及部门职责。
-
强化“一岗双责”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
二、注意事项
-
数据支撑 :引用权威事故案例(如“6·10”火灾事故)分析问题根源。
-
可操作性 :建议具体量化监管目标(如事故率下降比例、隐患排查频次等)。
-
政策衔接 :结合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政策(如安全生产年活动、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