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信息,全国42个长江中下游泄洪区的相关信息如下:
一、主要泄洪区分布
-
淮河王家坝泄洪区
- 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王家坝镇,自1953年建闸以来,12个洪水年份共开闸泄洪15次,覆盖近16万人口和1.18万亩耕地。
-
荆江分洪区
- 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长江中下游重要泄洪区,用于调节洪水流量,保护中下游地区安全。
-
洪泽湖泄洪区
- 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洪泽县,是长江下游大型湖泊,兼具调蓄洪水、航运等功能,历史上曾多次承担大规模泄洪任务。
-
六合浦口泄洪区
- 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是长江入海口重要泄洪枢纽,用于防范洪水倒灌,保障长江下游生态安全。
二、其他相关说明
-
地理范围 :长江中下游泄洪区主要集中在荆江以南,涵盖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份,其中安徽和江苏占比较大。
-
功能与意义 :这些泄洪区通过调节洪水流量,保护下游平原地区(如江苏、安徽)的农业和城市安全,体现了“舍小家保大家”的奉献精神。
-
典型案例 :除上述区域外,湖南的围堤湖、湖北的北湖垸、河南的南金堤等也是知名泄洪区,但未在42个核心泄洪区之列。
三、补充信息
全国共有98处泄洪区,其中42个在长江中下游,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占主导地位。其他省份如安徽还包含淮河王家坝等特色泄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