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以前的行政名称经历了多次变更,具体如下:
-
宿州历史沿革
-
古代名称 :宿州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时设泗水郡,辖萧县、蕲县等7县。
-
唐代置州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因墉桥扼汴水咽喉,正式置宿州为州府,此后千年均为州级行政单位。
-
民国改县 :1912年民国时期,宿州由州改为县,名称沿用“宿县”。
-
-
名称变更背景
-
宿县名称仅存在105年(1912年-2017年),而“宿州”作为州府名称始于唐代,延续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沿用。
-
当地因方言中“宿”读作“虚”,故有“虚线”别称,后演变为城市代称。
-
-
现行政划沿革
- 1979年宿州市从宿县析出,成为地级市,原宿县改为濉溪县,宿州市下辖1区4县。
总结 :宿州以前长期以“宿州”为州府名称,1912年民国时期改为“宿县”,现行政划中宿州市下辖的4个县(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均源自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