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安全月主题确定为“智能防护,共享安全:筑牢数字化时代的风险防线”,聚焦智能化安全技术应用、新能源产业风险防控、全民应急能力提升三大核心方向,旨在应对数字化转型与新兴领域带来的安全挑战,推动社会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
关键亮点一:智能化技术赋能风险预警
2025年安全月将重点推广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安全隐患识别中的应用。通过算法实时分析生产数据、环境指标,实现工厂、交通、社区的异常预警前置化,降低事故发生率。例如,智能监控系统可自动识别违规操作行为,并通过云端同步至管理终端,缩短响应时间。
关键亮点二:新能源安全规范加速落地
针对光伏、储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安全月将推动相关设备制造、运输、使用的标准化建设。重点排查锂电池储能电站的防火隐患,制定氢燃料电池泄漏应急方案,并通过案例演示普及新能源设施日常维护知识,减少因技术迭代产生的盲区风险。
关键亮点三:全民参与构建“安全韧性社会”
活动倡导公众从“被动避险”转向“主动防控”,计划通过VR模拟演练、社区安全积分制度等互动形式,提升家庭急救、网络反诈、灾害逃生等技能。同时鼓励企业开放安全体验场馆,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30秒自救指南”,形成全民共治的安全生态。
为深化主题实践,2025年安全月还将联合多部门开展“百城万企安全巡检行动”,重点排查工业园区、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等高风险场景,并通过“安全画像”工具为企业定制整改方案。公众可参与“隐患随手拍”活动,上传线索至政务平台并获得实时反馈,推动安全问题“动态清零”。
围绕“智能防护,共享安全”主题,2025年安全月将强化技术、制度与公众行动的协同,构建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的多维防护网。建议个人及单位提前排查数字化设备运维漏洞,学习新兴领域安全知识,共同提升风险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