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封海期分为内陆水域禁渔和海洋休渔两类:内陆禁渔期为3月1日至6月30日,覆盖所有自然水域;海洋休渔期为5月1日至8月16日,涉及北海等沿海海域。两类禁渔均禁止除休闲垂钓外的捕捞作业,旨在保护渔业资源。
内陆水域禁渔的核心安排包括:禁渔范围涵盖广西全域河流、湖泊及库区,重点保护春季鱼类繁殖期。执法部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打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并设立举报制度。渔民可申请养殖或科研捕捞许可,但需经省级审批。
海洋休渔主要针对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海域(含北部湾),除钓具外所有渔船需停航。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7800艘渔船受影响,配套辅助船也需同步休渔。部分渔民反映政策叠加导致经济损失,但政府提供每日150元补贴(实际成本约800元/日)。
生态层面,禁渔期可缓解过度捕捞压力,尤其保护金鲳鱼等经济鱼类的产卵群体。数据显示,4个月禁渔预计减少捕捞量8万吨,但需警惕境外渔船越界作业的监管漏洞。市场方面,休渔期海鲜价格通常上涨20%-30%,但养殖产品和冷冻库存可缓解供应缺口。
提示:禁渔期间可选择养殖水产品或参与增殖放流活动支持生态修复,违规捕捞可能面临最高20万元罚款。沿海游客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海鲜供应情况,部分渔家乐可能调整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