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核电站目前有多个在建及规划项目,包括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5、6号机组,设备本地化率超95%,年发电量将达180亿千瓦时,并创新融合核能制氢等综合利用技术。
防城港核电站是我国西部首个大型商用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分三期推进。一期工程(1、2号机组)采用CPR1000技术,已于2016年投运;二期工程(3、4号机组)为“华龙一号”示范项目,2024年全面建成;三期工程(5、6号机组)于2025年4月获批,继续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单机容量提升至120.8万千瓦,预计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
项目技术亮点包括:
- 自主化突破: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核心设备实现100%国产化,带动5400余家产业链企业。
- 安全升级:五重防护体系可抵御9级地震,并建立中越跨境核应急联动机制。
- 环保效益:每台机组年减排二氧化碳1430万吨,相当于新增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 综合利用:配套核能制氢示范工程,日供氢20吨,助力区域氢能产业发展。
防城港核电站的持续推进,不仅强化了我国核电技术全球竞争力,更为边疆经济振兴和东盟能源合作提供了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