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根据中央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新规定,结合各地政策细则,现总结如下:
一、延迟退休年龄调整
-
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
-
男性职工退休年龄从2025年1月1日起延迟至 63岁 ,女性职工退休年龄从55岁延迟至 58岁 ,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统一为 55岁 。
-
延迟采取渐进式方式,预计到2045年实现男性65岁、女性60岁退休。
-
-
弹性退休制度实施
- 在延迟退休基础上推出弹性退休,允许个人在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 提前3年或延长3年 退休。例如,男性63岁退休年龄可提前至60岁或延后至66岁。
二、其他配套政策
-
最低缴费年限调整
-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从2025年1月1日起延迟 5年 ,逐步提高至与退休年龄同步。
-
病残津贴替代提前病退
- 取消提前病退制度,符合条件的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可申请病残津贴,标准与缴费年限和申请时间相关。
-
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
- 延迟退休后,养老金计发基数将逐步提高,预计退休金水平也会相应提升。
三、实施步骤与影响
-
2025年 :中央及地方同步推进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制度,1965-1975年出生的群体将直接受益于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
-
2026-2035年 :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年金覆盖。
-
长期影响 :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但需注意避免对中青年群体就业的短期冲击。
四、注意事项
-
弹性退休需提前 1-3个月 向单位提交书面申请,单位不得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施细则,例如江苏、山东等地已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以上政策综合了中央统一部署与地方试点经验,旨在实现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