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实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标志着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全面推行。这一新规明确,职工可自愿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提前退休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延迟退休时间最长也不超过3年,同时退休年龄不得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即女职工50岁、55岁及男职工60岁。
一、弹性提前退休
根据办法,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后,可选择提前退休。提前退休的年龄范围需在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往前推,但不得低于女职工50岁、55岁及男职工60岁的最低标准。例如,1972年9月出生的男职工,其法定退休年龄为62岁,可选择在60岁至62岁之间提前退休。
二、弹性延迟退休
办法同时允许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所在单位协商一致,选择延迟退休。延迟退休的时间范围在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延后,但最长不超过3年。例如,如果该男职工希望继续工作,可与单位协商在62岁至65岁之间选择退休。
三、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自2025年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具体而言:
- 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将从60岁逐步延长至63岁;
- 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将从50岁、55岁逐步延长至55岁、58岁;
- 延迟幅度为每2个月或4个月延长1个月,具体根据原退休年龄确定。
四、政策背景与意义
实施弹性退休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同时平衡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这一政策体现了灵活性与人性化,为职工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同时也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
2025年的退休新规为职工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退休选择,无论是提前还是延迟退休,都需在法定最低年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将逐步推行,确保政策的平稳过渡。这一改革不仅有助于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也为职工规划未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