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59号文补缴政策为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提供了灵活的养老保险补救方案,关键亮点包括:延长补缴期限至2025年6月30日、新增手机端办理通道、允许特殊群体追溯补缴视同缴费年限,以及农民可一次性提档补缴最高15年。
-
政策适用范围与核心变化
补缴政策覆盖四类人群:企业职工断缴、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及特殊困难群体。2025年新政将补缴截止时间延长半年,缴费基数下限调整为社平工资的60%,并新增“分段计算”方式。农民可选择每年6000元档次一次性补缴15年,退休后每月可多领约849元。 -
补缴操作与计算方式
线上通过“皖事通”APP完成,线下全省128个经办机构支持办理。企业职工补缴需提供劳动合同,滞纳金按应缴金额的0.05%按日计算;城乡居民补缴金额=选定档次×补缴年数,例如补缴8年按5000元/年需4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
特殊条款与注意事项
2011年前参保且缴费满5年的职工可一次性补足15年;农村户籍59岁人群可合并城乡居民账户余额至灵活就业账户,需一次性补足9万元。需注意补缴后年限不可退费,但个人账户余额可继承,且政策窗口期截至2025年底。
建议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尽早办理,避免错过补缴窗口。办理前可通过当地社保部门或“皖事通”APP核实个人缴费记录与补缴方案,确保退休待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