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5日)是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关键节点,2025年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国家安全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网络等20个领域,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安全既是法律义务,也是公民责任,需从意识提升、法治遵守、日常警惕等多方面行动。
-
国家安全的核心内涵
根据《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涵盖政权、主权、领土完整及人民福祉等20个领域,包括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多领域统筹”,要求公民树立“大安全”理念,例如不传播涉密信息、警惕境外煽动行为。 -
公民义务与权利
法律明确公民需遵守宪法、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如拨打12339)、保守国家秘密。公民享有受保护权:因协助国安工作面临危险时,可请求公安机关保护;财产损失可依法获补偿。 -
日常行动指南
从细节做起:不随意拍摄军事设施、不转发敏感信息、警惕可疑人员搜集情报。青少年需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谣言和诈骗,学校可通过宣讲活动强化责任教育。 -
教育与宣传的价值
国家安全教育需“走深走实”:通过社区活动、校园课程、宣传海报等形式,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例如2025年多地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提升未成年人防范能力。
国家安全无小事,人人都是“守护者”。从提升意识到落实行动,只有全民参与,才能织密国家安全网,为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