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十大乡镇包括面积最大的城关镇(132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李兴镇(约7万人),以及经济或区位突出的坟台镇、旧县镇、大新镇、原墙镇、关集镇、皮条孙镇、倪邱镇和赵庙镇,涵盖历史、交通、产业等多维度特色。
-
城关镇
作为太和县面积最大的乡镇(132平方公里),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医药市场和香椿樱桃生产基地,交通枢纽地位显著,105国道、308省道及漯阜铁路贯穿全境。 -
李兴镇
户籍人口约7万,城镇常住人口2万,是太和县人口第一大镇。以农业和商贸为主,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劳动力资源丰富。 -
坟台镇
面积1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超9.2万,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地处太和东北部,与亳州谯城区隔西淝河相望,农业与边界贸易发达。 -
旧县镇
太和“北大门”,面积82.27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区位优势突出,系皖西北交通重镇,化工、医药等产业集中,年财政收入超千万。 -
大新镇
面积65.5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万余。紧邻颍河,与阜阳颍泉区接壤,农业与生态资源丰富,是城郊型乡镇代表。 -
原墙镇
传统农业大镇,以粮食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历史底蕴深厚,属太和中部重要产粮区。 -
关集镇
毗邻旧县镇和城关镇,商贸活跃,依托区位发展轻工业和物流业,近年经济增长迅速。 -
皮条孙镇
以特色产业闻名,尤其是塑料制品加工,产业链成熟,产品行销全国,带动本地就业显著。 -
倪邱镇
位于太和西北部,与桑营镇等接壤,农业与养殖业为主导,同时保留丰富民俗文化资源。 -
赵庙镇
乡村振兴示范镇,科普工作成效突出,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和生态建设提升农民收入,发展潜力大。
太和县十大乡镇各具特色,从规模、人口到产业布局,共同构成县域发展的核心支柱。了解这些乡镇的特点,有助于深入把握太和的经济脉络与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