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是我国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法律义务到日常行为规范,全民参与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
-
设立背景与法律依据
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正式确立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十年来,该节日已成为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载体。 -
国家安全的核心内涵
国家安全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16大领域,强调国家利益不受威胁的状态及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政府职责,更是公民法定义务,包括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如拨打12339热线)、保守国家秘密等。 -
公民行动指南
日常生活中需警惕八类行为:不随意拍摄敏感场所、不混用内外网设备、不非法传播信息等。国家安全法明确要求公民履行七项义务,如配合国家安全工作、提供必要协助等,同时赋予举报受保护、损失获补偿等权利。 -
十年成效与未来方向
通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宣传形式(如特别节目《边陲新风》),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新征程上,需持续推动安全教育与法治建设相结合,筑牢人民防线。
提示:国家安全无小事,从遵守法律法规到提升防范意识,每个人都能成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