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CI论文中,共同一作的体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一、标注符号与说明
-
符号标注
-
常见符号包括:
-
在前两位作者姓名后加加号(+)或星号(*)
-
使用特殊上标符号(如&符号)标注共同作者
-
-
部分期刊要求在作者姓名下方注明"equal contribution"或"co-first author"
-
-
位置与格式
-
共同作者需在投稿文件首页下方明确标注贡献声明
-
论文首页作者列表中,共同作者通常并列排列
-
二、核心原则
-
贡献认定
-
共同一作指对研究有同等重要贡献的作者,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核心环节
-
需通过协商明确每位作者的具体贡献,并在论文中体现
-
-
期刊政策差异
-
部分高影响力期刊(如Nature、Science)明确支持共同一作,甚至允许4-5名第一作者
-
国内部分机构仍以单一第一作者为主,共同作者可能仅作为第二作者
-
三、实际影响
-
学术评价
-
共同一作在职称评定、科研奖励中可能获得额外认可
-
部分单位对共同作者的物理排序敏感,可能影响学术地位
-
-
跨学科与多中心合作
-
共同一作是团队协作的体现,尤其在多中心、跨学科项目中常见
-
有助于减少因作者顺序引发的争议
-
四、注意事项
-
提前协商 :发表前需明确每位作者的贡献,并在论文中统一标注
-
遵循期刊指南 :不同期刊对符号、说明有具体要求,投稿前需仔细阅读投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