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以“同守护 共成长”为核心主题,聚焦交通安全、防溺水、校园欺凌等关键领域,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教育提升学生避险能力。今年是第30个安全教育日,各地开展VR模拟、应急演练等创新活动,强调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守护,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
-
交通安全升级沉浸式学习
多地交警部门引入VR醉驾模拟、车辆盲区体验等科技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危险。未满12岁禁骑自行车、16岁以下禁骑电动车等规则被反复强调,“一盔一带”和“荷式开门法”成为宣传重点。 -
防溺水“六不准”强化执行
针对夏季高发风险,教育学生不私自下水、不到无救援水域游泳,并普及“两会”技能——发现险情会报告、掌握基础自救方法。部分学校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溺水救援演练。 -
校园安全覆盖身心防护
从课间秩序到实验课规范,细化校园行为准则;防欺凌教育倡导“不施暴、不沉默”,建立举报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安全课程,帮助学生识别情绪风险。 -
家庭与社会协同守护
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推动家长参与安全实践。网络安全教育提醒限制屏幕时长、防范诈骗,居家安全涵盖用电、防坠落等细节。
安全教育需长期坚持,2025年的创新实践表明,真实体验比说教更有效。建议定期更新教育形式,将安全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为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