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
时间范围
春节通常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或腊月初八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以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和大年初一为高潮。
-
历史渊源
春节历史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最初为祭祀神灵和祖先的“岁首祈年”活动,后融合了驱邪避害、祈求丰收等民俗。
-
核心习俗
-
扫尘 :除夕夜全家大扫除,寓意除旧迎新;
-
守岁 :熬夜迎接新年,象征珍惜时光;
-
贴春联/挂灯笼 :用红纸书写吉祥话,装饰门户以驱邪;
-
吃年夜饭 :家人团聚共享丰盛晚餐,饺子象征团圆。
-
-
文化意义
春节融合了祭祀、团圆、祈福等多重功能,是汉字文化圈多民族共同庆祝的佳节,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
-
现代演变
1949年后,公历元旦成为法定新年,但农历正月初一仍保留“春节”名称,成为传统节日核心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