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岁首祭祀,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核心风俗包括扫尘、贴春联、守岁、拜年等,寓意辞旧迎新、祈福纳祥。
-
来历:春节由虞舜时期的祭天仪式演变而来,公元前2000多年舜继位时祭拜天地,定下岁首。另一传说是为驱赶凶兽“年”,人们用红色、火光和爆竹吓退它,形成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
-
风俗亮点:
- 扫尘:腊月廿三起大扫除,寓意扫除晦气。
- 贴春联:红色对联抒发美好愿望,如“福”字倒贴象征“福到”。
- 年夜饭:全家团聚吃鱼(年年有余)、饺子(招财进宝)。
- 守岁与压岁钱:除夕夜通宵守候,长辈发压岁钱祈福晚辈平安。
- 拜年:初一向亲友贺岁,传递祝福。
-
现代意义:春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纽带,更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感恩。如今,传统习俗与新时代元素融合,如电子红包、线上拜年,但核心的“团圆”与“祈福”始终未变。
提示:参与贴春联、包饺子等家庭活动,能更深刻感受春节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