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春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的通用框架及注意事项,综合多个行业案例整理而成:
一、检查目的
-
全面排查生产领域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遏制事故发生;
-
确保元旦、春节期间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检查范围
涵盖矿山、生产经营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交通运输、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商业设施等关键领域。
三、检查时间
通常安排在节前15-30天,例如2025年1月14日至1月17日(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四、检查内容
-
责任落实
-
核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明确,责任到人;
-
检查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
-
隐患排查
-
对生产设备、电气线路、消防器材等设施进行专项检查;
-
重点排查深基坑、高空作业、危险品储存等高危领域。
-
-
值班值守
-
核实24小时值班制度是否落实,通讯是否畅通;
-
检查应急响应机制及事故报告流程。
-
-
教育培训
-
确认安全培训记录、演练方案及员工应急能力;
-
检查新员工岗前安全教育开展情况。
-
五、检查方式
-
单位自查 :各企业按方案开展全面自查,填写隐患排查表;
-
联合检查 :安监部门组织多部门联合组队,对重点单位进行交叉检查;
-
专项督查 :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六、整改要求
-
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期限;
-
重大隐患需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实行挂牌督办;
-
整改完成后需进行复查,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七、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
-
配备专业检查团队,提升检查效率;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八、附则
方案需根据具体行业规范和单位实际情况调整,检查过程中应注重隐患排查的针对性和整改措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