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生产安全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确保员工与设备安全:
一、人员行为规范
-
着装要求
穿着符合规定的三紧工作服(紧袖口、下摆、衣领),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及露膝盖裤子;长发需戴帽或发网。
-
禁止危险行为
-
禁止奔跑、嬉戏、打闹、吸烟、动火、饮酒;
-
禁止在车间内穿梭、攀爬设备或挪动防护装置。
-
-
精神状态要求
工作期间需集中注意力,禁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疲劳作业。
二、设备与设施管理
-
设备检查与维护
-
复工前全面检查机械设备、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
定期保养维护设备,发现隐患及时上报,严禁带病作业。
-
-
防护措施落实
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使用防护眼镜、手套等用品,确保防护装置完好。
三、环境与通道管理
-
环境清洁与整理
清理车间杂物,保持通道畅通,检查通风系统;落实“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
应急通道保障
保持紧急出口畅通,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熟悉逃生路线。
四、危险作业管控
-
交叉作业限制
同一工作点不得同时进行电焊、打磨、切割等危险作业。
-
化学品管理
分类存放化学品,使用前检查安全说明书,使用后及时封存。
五、安全意识与培训
-
日常安全教育
每日班会强调设备危险点、事故案例,组织现场指认事故位置。
-
隐患排查机制
管理员定期巡检,员工发现隐患需立即上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车间生产风险,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