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发展史先后顺序始于1956年,以钱学森组建首个火箭研究机构为起点,历经“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1970)、载人航天突破(2003)、探月工程(2007)等里程碑,最终迈向火星探测(2020)和载人登月计划(2030),展现从零到世界领先的跨越式发展。
-
初创阶段(1956-1970)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带队开启导弹与火箭研究;1960年首枚探空火箭T-7M发射成功;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
技术突破期(1970-2000)
1975年掌握卫星回收技术;1981年实现“一箭多星”;1984年“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升空;1990年“长征三号”打入国际发射市场,标志商业化起步。 -
载人航天与深空探索(2000-2020)
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完成首次载人飞行;2007年“嫦娥一号”开启探月工程;2020年“天问一号”实现火星绕落巡,跻身全球火星探测前列。 -
未来规划(2020-2030)
持续推进空间站建设,计划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并开展小行星采样、木星探测等深空任务,巩固航天强国地位。
中国航天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用70年完成技术积累与超越,未来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太空合作,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