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廉政谈话记录需围绕“警示性、针对性、闭环性”三大核心展开,重点记录谈话双方对廉政风险的分析、防范措施及个人承诺,确保内容真实、结构清晰、可追溯。
-
明确基本要素:记录需包含时间、地点、谈话人及被谈话人身份信息,并简要说明谈话目的(如例行廉政教育、岗位风险提醒等)。例如:“2025年5月9日,某单位纪委书记与财务科科长就资金管理廉政风险开展谈话”。
-
聚焦核心内容:
- 廉政意识强化:谈话人需强调廉洁自律的重要性,结合党纪法规和典型案例警示;被谈话人应表态对廉政建设的认识,如“严守底线,杜绝利益输送”。
- 风险点剖析:针对被谈话人岗位特点(如项目审批、物资采购),逐项分析潜在风险(如审批权滥用、供应商围猎),并讨论具体防控措施(如流程透明化、定期审计)。
- 闭环管理要求:谈话人提出整改或监督要求(如“每月提交廉政自查报告”),被谈话人需明确承诺(如“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形成责任闭环。
-
规范表述与存档:
- 采用“一问一答”或分段叙述形式,避免主观评价,保留原始措辞。
- 谈话结束后需双方签字确认,存档备查,体现程序严肃性。
提示:廉政谈话不是****,需定期开展并动态更新风险清单,真正起到“咬耳扯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