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廉政谈话的核心在于明确纪律红线、结合典型案例警示、突出主体责任、注重谈话实效,通过分层分类的沟通方式强化廉洁意识,预防节日期间“**”问题反弹。内容需紧扣当下政策要求,针对不同岗位风险点定制提醒方向,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预防机制。
分点展开:
-
明确纪律要求与关键问题
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及节日禁令细化谈话要点,明确禁止公款送礼、违规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结合单位业务特点列举高风险场景(如采购审批、经费报销)。引用最新反腐数据或通报文件增强权威性,例如“某省纪委监委2023年春节前后查处违规收礼案件同比增长15%”。 -
分级分类设计谈话内容
领导班子侧重“一岗双责”落实,要求部署分管领域的廉政排查;重点岗位人员(财务、采购)需强调业务流程合规性,嵌入具体操作案例;新入职或晋升人员重点解读纪律处分条例,同步签署廉洁承诺书。针对异地干部增加“线上+线下”双渠道提醒。 -
活用警示案例与情景模拟
选取行业相近的违纪违法案例(如某国企节日期间违规发放购物卡被通报),分析涉事人员心理变化及处置漏洞。通过假设性提问引导自查自纠,例如“如合作方以节礼名义赠送高价物品应如何拒绝”,并给出标准化应对话术。 -
强化责任传导与跟踪机制
谈话后需形成记录台账,明确整改时限与监督责任人。对往年易发问题部门开展“回头看”,将谈话效果纳入季度廉政考核指标。设置匿名反馈渠道,鼓励对顶风违纪行为进行内部举报,配套完善保护措施。
落实节前廉政谈话需把握“预防为主、动态跟踪、精准施策”原则,将谈话内容转化为具体行动清单,通过常态化检查与教育筑牢廉洁防线。谈话结束后1周内应完成首次廉洁回访,重点关注礼品处理、宴请报备等执行情况,确保节日风气清正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