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理综整体难度稳中有升,物理难度显著增加,化学稳中求新,生物注重基础与核心素养。物理突出力学和图像分析能力,化学强化信息加工与实验探究,生物则聚焦教材核心概念与实际应用结合。以下从学科特点、命题趋势及备考启示展开分析:
-
物理:力学占比提升,图像分析成关键
全国卷物理试题中力学分值达50分,电磁学45分,压轴题首次改为力学综合题,涉及多过程计算与隐含条件挖掘。选择题后三题两题为力学,实验题侧重电表改装与误差分析,凸显对数学工具应用和模型建构能力的考查。例如,第25题通过速度-时间图像考查碰撞问题,要求从图像提取信息并结合动能定理综合分析。 -
化学:信息呈现多样化,实验创新性强
选择题未出现传统NA题型,代之以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第12题)等陌生情境。非选择题中,第27题以铁盐制备为背景,融合氧化还原与热重分析;第28题水煤气反应则通过分压-时间图像考查反应机理,体现“变化之学”的学科本质。选考题中物质结构(第35题)引用《Nature》超导体研究成果,强化科研与教材的衔接。 -
生物:回归教材基础,实验设计比重加大
试题中30%分值直接考查教材原文(如内环境调节表格),29题首次将实验设计置于光合作用情境,要求预测胚芽鞘弯曲角度。生态题(第31题)结合“黑白瓶法”测定光合速率,体现学科交叉。遗传题(第32题)突破常规计算,侧重对自由组合定律本质的理解。
备考需重视三点:力学深度训练、化学信息迁移能力培养、生物教材边角知识全覆盖。理综命题已从知识考查转向素养导向,唯有扎实基础与真实问题解决能力并重,方能应对逐年提升的思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