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一卷数学整体难度适中,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压轴题和部分创新题型仍具挑战性。试卷结构稳定,注重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考查,同时融入数学文化与应用场景,突出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
基础题占比高,强调“四基”考查
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中等,覆盖复数、集合、统计等基础知识点,通性通法为主,特殊技巧淡化。例如第1题复数运算、第4题数列求通项,均需扎实的基本功。 -
压轴题难度分层,区分度明显
导数大题(第21题)难度中等偏上,侧重函数与方程思想;概率统计题(第20题)位置后移,结合工厂质检场景,考查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对阅读理解要求较高。 -
创新题型融入文化与实际应用
第10题以古希腊几何图形为背景考查几何概型,第3题结合“新农村建设”分析收入分布,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部分学生可能因陌生情境而失分。 -
文理科差异与题型调整
理科立体几何考查折叠问题(第12题),圆锥曲线位置前移且难度降低;文科概率统计题相对简单,但数列题首次采用叠乘法求通项,需灵活应变。
总结:2018年试卷通过稳中求新的命题策略,既保障了大部分考生的稳定发挥,又为高校选拔提供了有效依据。建议考生在备考中夯实基础,强化逻辑思维与应用转化能力,以应对灵活多变的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