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扫,预防火灾
关于清明节防火宣传内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文明祭扫倡导
-
无烟火祭扫 :优先选择网络祭扫、植树献花、丝带寄哀思等环保方式,减少明火使用。
-
传统祭扫改进 :若需焚香烧纸,需在指定区域进行,远离山林、草原等易燃区域,并确保火种彻底熄灭。
二、火源管理规范
-
祭扫现场 :清理周围可燃物,设置看护人员,做到人离火灭。
-
居家安全 :长明灯、香烛需远离可燃物,禁止在楼道、小区内焚香烧纸。
-
野炊用火 :林区、墓区禁止野炊,若需使用需提前报备并彻底熄灭余火。
三、安全防范措施
-
火种清理 :祭扫后检查四周无火星残留,野炊后清理所有炭屑和杂物。
-
消防准备 :林区、墓区需配备消防器材,居民需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
-
车辆停放 :车辆停放在安全通道,不占用消防车通道,避免电路故障引发火灾。
四、公共安全提醒
-
景区管理 :景区需加强火源监控,设置警示标识,配备专业消防力量。
-
家庭防范 :关闭燃气、电源,规范电器使用,教育孩子不玩火。
-
应急响应 :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逆风逃生至空旷地带,并及时报警。
五、法律与倡议
-
禁限火令 :违反规定用火将面临处罚,森林火灾责任人将依法追责。
-
文明倡议 :倡导通过家庭追思会、视频祭扫等方式传承哀思,形成全民防火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旨在从源头预防火灾,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推动形成绿色、文明的祭扫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