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宣传内容的核心是**“文明祭祀,防火护林”**,通过倡导安全祭扫、普及防火知识、强化法律法规教育,以及提供实用的自救技能,全面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一、宣传重点
文明祭祀倡议:
- 推广“鲜花换纸钱”“鲜花换鞭炮”等环保祭扫方式,减少野外用火风险。
- 倡导集中祭祀或集体共祭活动,避免分散用火。
法律法规普及:
- 宣传《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野外用火的法律责任。
- 强调祭祀用火需申请许可,并接受防火检查。
火灾自救常识:
- 教授基本火灾逃生技能,如用湿毛巾捂鼻、低姿逃生等。
- 指导如何正确拨打火警电话并描述火灾情况。
二、宣传形式
现场宣传:
- 在人流密集区域设立宣传台,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解答疑问。
- 通过直观图片和简洁文字展示森林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媒体传播:
- 利用农村广播、微信公众号、短信推送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
- 使用宣传车流动播放防火知识,确保信息深入基层。
入户宣传:
- 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向居民普及防火知识,提升宣传效果。
三、实际案例
- 广东省通过网格化管理,将护林员力量下沉到一线,日均上线人数达26997人,巡护总里程约132万公里,全面实行森林防火动态监测。
- 广州市增城区通过广播、宣传画册、微信推送等多渠道宣传,有效提升了居民防火意识。
四、总结与提示
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宣传应注重文明祭祀与安全用火的结合,通过多样化宣传形式普及防火知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防火工作。加强火情监测与巡护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