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防火安全至关重要,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山林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核心要点包括:倡导无烟火文明祭祀(如献花、植树、网络祭扫)、严格管控明火使用(远离易燃场所、清理周边可燃物)、强化现场看护与事后检查(确保火源彻底熄灭)、普及应急逃生知识(逆风撤离、湿巾防烟)。以下分点详述具体措施:
-
优先选择无火祭祀。用鲜花、丝带、电子香烛等环保方式替代焚香烧纸,既避免火灾风险,又减少环境污染。公墓集中祭扫区应配合管理方引导,遵守防火规定。
-
明火祭祀必须规范操作。若需烧纸点烛,应使用金属焚烧桶或挖设深坑,远离林木、草垛、燃气管道等至少2米。严禁在大风天气进行明火活动,并全程专人看守,备好水或灭火工具。
-
彻底清理火源隐患。祭扫结束后浇灭灰烬,确认无火星残留。检查周边是否有飞火引燃迹象,停留观察15分钟再离开。居家祭祀时,长明灯需远离窗帘、桌布等可燃物。
-
掌握火灾自救技巧。遇火情立即报警,逃生时逆风跑向空旷地带,用湿布捂住口鼻。切勿顺风逃跑或躲入低洼处,避免吸入有毒浓烟。车辆停放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
加强家庭防火管理。外出前关闭燃气阀门、非必要电器,清理阳台杂物。车辆勿放置打火机等易燃品,随车配备灭火器。教育儿童不玩火,避免意外引燃。
清明防火需全民参与,从自身做起消除隐患。牢记“人离火灭、安全第一”,以文明方式寄托哀思,共同守护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