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97岁的叶连平仍在安徽和县卜陈村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坚守讲台,义务为留守儿童辅导英语,25年来累计帮助2000余名学生,分文未取。这位被誉为“乡村烛光”的退休教师,以“百万富翁不如教育奉献”的信念,用毕生积蓄设立奖学金,身体力行诠释了教育者的无私与大爱。
-
坚守讲台的“不老松”
叶连平自2000年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以来,每周坚持授课,即使年近百岁仍风雨无阻。尽管视力、听力衰退,他批改作业时需贴近桌面,写板书时需扶墙支撑,却始终拒绝收费,称“最后一口气愿呼在讲台上”。 -
倾囊助学的“燃灯者”
他生活极度节俭,住30多年前的平房,用缝补衣物和旧搪瓷杯,却将退休金用于购买学生文具、提供食宿。2012年,他联合政府设立“叶连平奖学金”,累计发放40余万元,助力40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 -
精神传承的“播种人”
许多受助学生成为教师,延续他的教育理念。叶连平的事迹被央视多次报道,获“全国道德模范”“优秀***员”等称号,但他仅谦逊回应:“只是做了教师该做的事。”
如今,卜陈村留守儿童虽减少,叶连平仍誓言“哪怕只剩一个孩子也要教”。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教育的光辉不在名利,而在点滴坚守与赤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