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丢失后,他人通常无法直接取走存款,但若同时获取身份证且能伪造签名,则存在冒领风险。 关键点在于:存折取款需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密码核验,银行系统会严格审核身份信息;若未及时挂失,不法分子可能通过非法手段突破验证。第一时间挂失并报警是核心应对措施,可冻结账户并追回损失。
-
银行取款机制的安全屏障
存折取款需双重要素验证:身份证原件与密码(如有设置)。银行柜台会核对证件照片、签名笔迹等信息,非本人操作通常无法通过审核。但若存折为无密码类型且身份证一同丢失,冒领风险将显著上升。 -
挂失操作的时效性与流程
发现丢失后应立即通过电话银行或柜台办理口头挂失(有效期5天),并在期限内补办书面挂失。正式挂失7天后可补办新存折,原账户资金自动转移。若存折与身份证同时丢失,需同步向派出所申报身份证挂失。 -
法律对冒领行为的严惩
冒用他人存折取款涉嫌信用卡诈骗罪或盗窃罪,金额较大者可追究刑事责任。银行监控系统会记录取款人影像,配合警方追溯资金流向,受害者凭报警记录可要求银行协助追偿。 -
风险防范的主动措施
避免存折与身份证共同存放,定期检查账户余额变动。开通短信提醒服务,便于发现异常交易。长期不用的存折建议销户或转为电子账户,减少实体凭证风险。
总结:存折丢失后资金安全取决于挂失速度与证件保管情况。立即行动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日常保管分离重要证件是关键预防手段。若已发生冒领,保留证据并联动银行、警方处理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