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统一标准,重在自我提升
审核评估与合格评估是两种不同的本科教学评估模式,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估性质与目的
-
合格评估
属于 认证模式评估 ,以是否达到国家统一标准为核心,通过后即可获得认证资格,不涉及等级划分。
- 目标:保障新建本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建立基本质量保障体系。
-
审核评估
属于 审核模式评估 ,强调学校是否达到自身设定的发展目标,不设统一国家标准,结论以写实性报告形式呈现。
- 目标: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二、评估标准与过程
-
合格评估
采用 量化指标体系 ,重点评估教学基本条件(如师资、设施)、教学管理规范(如课程体系、学籍管理)等“三基本”底线。
- 过程:周期性进行,通过后进入下一轮评估。
-
审核评估
采用 分类自主设计 ,高校根据自身定位选择评估方案(如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强调“用学校自己的一套标准量自己”。
- 过程:非周期性、非强制,以诊断问题、推动改革为目标,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三、核心差异点
维度 | 合格评估 | 审核评估 |
---|---|---|
评估标准 | 国家统一标准 | 学校自主设定目标 |
评估方式 | 定量与定性结合 | 定量与定性结合,更注重过程性分析 |
结论形式 | 通过/不通过(认证) | 实质性审核报告(无等级划分) |
功能定位 | 保障基本办学质量 | 引导质量持续改进与特色发展 |
四、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
合格评估 :帮助学校达标入门,提升基础办学条件,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审核评估 :推动学校从“形似合格”迈向“神似优质”,促进内涵式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质量保障体系。
两者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形成互补,合格评估是基础,审核评估是进阶,共同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