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因业绩不佳被公司开除是否有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属于合法解除,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若为违法解除,则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作为赔偿金。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
经济补偿的标准
-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月工资计算: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不胜任工作:若公司能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并经过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 客观情况变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
赔偿金的计算
- 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双倍工资:若公司未提前30天通知解雇,还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未培训或调岗:若公司直接以业绩不达标为由解雇员工,但未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规章制度不明确:若公司规章制度中未明确业绩考核标准,或标准未经过民主程序制定或公示,解雇行为可能违法。
具体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
- 第四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但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 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等。
- 第四十七条:详细规定了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第四十八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员工因业绩不佳被公司开除是否有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公司能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并经过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则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公司直接以业绩不达标为由解雇员工,但未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或规章制度不明确,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作为赔偿金。
被公司开除后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被公司开除后,如果认为公司的行为不合法或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是详细的步骤:
前期准备
-
了解权益:
-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 了解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遵循的程序和条件,比如提前通知、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
收集证据:
- 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工作证、社保缴费记录等。
- 辞退相关的证据:书面辞退通知、邮件、短信、录音、录像等。
- 其他辅助证据:考勤记录、工作邮件、工作成果等。
-
明确仲裁请求:
- 仔细思考你希望通过仲裁获得的权益,是经济补偿、赔偿金,还是补发工资、恢复劳动关系等。
- 明确具体的仲裁请求,为后续的仲裁之路指明方向。
申请仲裁
-
确定仲裁机构:
- 一般是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电话咨询等方式确定其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
-
提交申请书:
- 认真填写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明确的仲裁请求、详细阐述事实和理由。
- 将准备好的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仲裁机构,确保材料完整、真实、有效。
受理阶段
- 仲裁机构审查:
- 提交申请后,仲裁机构会对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查。他们会核实你的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包括是否在仲裁时效内、申请书格式是否正确、证据是否充分等。
- 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仲裁机构会在规定时间内发出受理通知书,并通知被申请人。
审理阶段
-
送达与答辩:
- 仲裁机构将申请书副本等材料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书。
- 这是双方陈述各自观点和理由的重要环节。
-
组成仲裁庭:
- 根据案件情况,仲裁机构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仲裁员组成,他们将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审理案件。
-
开庭审理:
- 仲裁庭按照法定程序开庭审理。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
- 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条不紊地陈述事实、出示证据,有力地反驳被申请人的观点。
裁决阶段
-
作出裁决:
- 仲裁庭在审理后,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裁决结果可能是支持你的仲裁请求,也可能是部分支持或驳回你的请求。
- 裁决书会详细说明裁决的理由和依据。
-
送达裁决书:
- 仲裁机构将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你对裁决结果满意,那么恭喜你,你的**之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 如果不满意,你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后续行动
-
申请执行:
- 如果仲裁裁决支持了你的请求,而公司不主动履行,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申请执行需要提交申请执行书、身份证复印件、被申请人工商登记资料、生效仲裁裁决书原件等材料。
-
提起诉讼:
- 如果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院会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公正裁决。
公司开除员工的经济补偿标准是什么
公司开除员工的经济补偿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经济补偿标准
- 基本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月工资的计算: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金
- 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不需要支付补偿或赔偿的情形
-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公司无理由开除员工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公司无理由开除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经济赔偿金
- 支付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计算基数: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劳动者权利: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只有在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需要支付赔偿金。
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 **途径: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是员工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