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三年,房价持续下跌的趋势可能会延续,尤其是住宅市场表现更为明显。以下是具体原因及未来趋势的详细分析:
1. 市场供需失衡
- 需求疲软:人口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购房需求减少。新生人口持续下降被认为是房地产需求疲软的重要原因。
- 库存压力:开发商高库存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的现象明显,导致房价难以回升。
2. 政策调控与救市措施
- 宽松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取消限购限售、发放购房补贴等,旨在刺激市场需求。这些政策短期内对房价的提振作用有限。
- 去库存压力:尽管政策频次较高,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去库存仍需时间。
3. 国际经验与市场预期
- 下跌周期参考:中信建投的研究显示,参考国际经验,房价下行周期通常为5-10年,跌幅约为20%-40%。目前中国房价已连续下跌3年,跌幅接近15%,预计2026年前后可能见底。
- 市场信心不足:投资者情绪尚未完全恢复,低利率环境虽然有利于购房,但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市场信心仍需时间重建。
4. 未来趋势与关键时间节点
- 止跌时间:黄奇帆预测,2025年房地产市场可能止跌回稳,形成新的发展阶段。
- 政策调整方向:未来政策将继续聚焦优化供需结构、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但短期内房价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低。
总结
近两三年房价下跌趋势明显,主要受供需失衡、政策调控和市场信心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尽管政策持续发力,但短期内市场仍将处于调整期。未来房价可能于2025年或2026年见底,市场进入新阶段,但具体走势仍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