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与危险品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定义、法规依据、监管范围及具体实例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定义差异
-
危险化学品 :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
危险品 :是危险化学品的俗称,泛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等危险特性,需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范围更广(包括非化学物质,如锂电池、汽车安全气囊等)。
二、法规与分类标准
-
危险化学品 :由《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规范,依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及《2015版危险化学品目录》(GB30000系列)分类,共2828种。
-
危险品 :主要依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分类,涵盖运输、储存等环节,包含9大类危险特性(如爆炸品、放射性物质等)。
三、监管范围
-
危险化学品 :监管生产、经营、储存等环节,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需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
-
危险品 :运输环节由交通部门、海关监管,储存环节可能统称“危险品”,包含非化学物品(如烟花爆竹、汽车安全气囊)。
四、实例对比
-
属于危险化学品 :强硫酸、汽油、火柴等。
-
属于危险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锂电池、汽车安全气囊、烟花爆竹等。
-
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品 :部分慢性危害物质(如硼酸)因未被危险品分类标准采纳。
五、其他差异
-
包装要求 :危险品(含危险货物)对包装有特殊要求,危险化学品作为子集无此要求。
-
法律术语使用 :安全生产法中称“危险物品”,其他法规多用“危险化学品”。
两者是包含关系而非等同,需根据具体场景(生产、运输、储存)及法规要求准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