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下行,核心矛盾从供需失衡转向“智能化产能释放+进口品质冲击+库存金融属性坍塌”的复合型压力。5500大卡动力煤指数单日下跌5元至640元/吨,较去年同期暴跌214元,环渤海港口库存攀升至3325.8万吨历史极值,非电需求萎缩导致4500大卡煤价跌至493元/吨近三年新低。
-
价格动态与区域分化
主产地煤价普遍下跌,内蒙古达旗4500k混煤创301元/吨四年新低,山西大同南郊5500k动力煤港口倒挂98元,贸易商抛售加剧。陕西榆林6000k烟煤末价格持稳510元/吨,但神木同热值煤种因水泥行业开工率仅46.7%需求疲软。新疆哈密5500k煤价276元/吨无波动,反映区域供需差异。 -
结构性矛盾凸显
5500大卡与4500大卡价差缩至147元,煤化工企业通过配煤优化将原料热值下移3.7个百分点。进口煤双重压制:印尼Q3800到岸价441元/吨较内贸倒挂22元,澳煤5500大卡684元/吨较内贸低8元。曹妃甸港5000大卡煤价560元/吨较江内倒挂53元,贸易商加速南移规避高灰煤抛压。 -
后市风险与策略
大秦线检修结束后日均125万吨运力释放,若环渤海库存突破3400万吨或触发系统性抛售。建议采用“高热值控量、低热值波段”策略,关注5月下旬水电出力不足的技术性反弹窗口,警惕煤价跌破600元/吨可能引发的政策调控。
当前市场亟需期货合约引入热值动态升贴水机制,以应对“高库存-弱需求-低运价”的负反馈循环,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电厂库存及基建项目开工对焦炭日耗的边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