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成立于1905年,最初名为复旦公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私立高等学府之一,后发展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创立背景:复旦大学的创办与晚清教育改革密切相关。1905年,教育家马相伯等人为振兴民族教育,在上海创办复旦公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意自强不息。
- 早期发展:1917年,复旦公学升格为大学,更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29年,学校调整学科设置,逐步形成文、理、法、商等多学科体系。
- 国立时期:抗战爆发后,复旦大学内迁重庆,1941年改为国立复旦大学,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吸纳多所名校的优质学科,奠定了综合性大学的格局。2000年,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
- 现代成就:如今,复旦大学在QS、泰晤士等国际排名中稳居前列,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流学科,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复旦大学历经百年沧桑,始终秉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