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的建校时间是1920年10月17日,这一日期标志着中国北方第一所现代化工科院校的诞生。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哈工大以扎根东北、服务国防的办学特色闻名,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并诞生了多项国内首创的科研成果。
-
建校背景与历史沿革
哈工大前身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校初期旨在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20世纪50年代,学校被列为全国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并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奠定了“工程师的摇篮”的地位。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后,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 -
办学特色与科研成就
学校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的定位,创立了中国高校首个航天学院,主导研发了中国第一台智能计算机、第一颗高校自主研制的小卫星等重大成果。近年来,在激光通信、新材料等领域取得国际突破,如世界首次高轨卫星激光双向通信试验。 -
社会贡献与影响力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代代相传,800余名青年教师曾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东北建设,开创了24个新专业。如今,学校在QS、ESI等国际排名中稳居前列,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输送了大量顶尖人才,校友遍布全球科技前沿企业。
作为百年名校,哈工大持续以创新驱动发展,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