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建校于1905年,至今已有120年历史,是中国第一所由国人自主创办的高等学府,校名源自《尚书》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意自强不息。其发展历程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教育救国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始终践行“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校训精神。
- 历史沿革:1905年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后历经私立复旦大学、国立复旦大学等阶段,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文理综合大学。2000年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格局。
- 里程碑事件:2005年百年校庆时获国家领导人贺信,2025年将迎来120周年校庆,主题标识融合“百廿”与传统文化元素,彰显传承与创新。
- 学术贡献:拥有12个学科门类、20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基础研究、交叉学科领域成果显著,全球学术声誉位居前列。
- 精神传承: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核心,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包括70余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2025年正值复旦百廿华诞,这所百年学府将继续以创新引领教育,肩负时代使命,迈向世界顶尖大学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