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建校时间为1905年9月14日,由教育家马相伯创立,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校名源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寓意自强不息。
-
建校背景与意义
复旦大学的诞生与近代中国教育自主化浪潮紧密相关。1905年,马相伯为反抗教会势力干预校政,带领师生脱离震旦学院,于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成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
历史沿革与关键节点
- 1905年9月14日:复旦公学正式开学,初期以“教授高等普通学科,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
- 1917年:升格为复旦大学,确立综合性大学定位。
- 2000年:合并上海医科大学,形成文、理、医并重的学科布局。
-
校庆与文化传承
复旦将校庆日定为5月27日(源于1951年迁址江湾纪念日),但建校实际日期为9月14日。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延续百年,体现了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的办学精神。
复旦大学跨越两个世纪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其建校历史不仅是一所大学的起点,更是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