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交1080元社保,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大约在1500-3000元之间,具体金额取决于缴费年限、当地平均工资、个人账户余额以及退休时的政策调整。以下是影响养老金的关键因素和计算逻辑:
-
基础养老金计算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若当地平均工资为6000元,按最低档(60%)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6000×(1+0.6)÷2×15×1%=720元/月。
- 若缴费30年或选择更高缴费基数(如100%),金额会显著提高。
-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按195个月,60岁按139个月)。- 每月交1080元(假设单位+个人合计),8%进入个人账户,即86.4元/月,15年累计约15.6万元(含利息)。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156000÷139≈1122元/月。
-
地区差异与政策变量
- 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因平均工资高,基础养老金可能翻倍。
- 养老金每年随社保基数上调而增长,近年涨幅约4%-5%。
总结:按当前标准,月缴1080元、缴费15年,退休金约1800-2500元;若延长缴费至30年或提高缴费档次,可达3000元以上。建议尽早规划,延长缴费年限以提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