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芯片是推动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核心硬件,涵盖AI运算、环境感知、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当前A**场已形成完整的机器人芯片产业链,寒武纪、瑞芯微、思特威等企业凭借技术壁垒成为细分领域龙头,而功率半导体、存储芯片等国产替代方向同样潜力巨大。
-
AI主控芯片: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承担算法训练与实时决策功能。寒武纪的7纳米思元590芯片算力达512TOPS,适配复杂任务处理;瑞芯微RK3588系列支持多模态交互,已供货优必选等头部机器人厂商。
-
传感器芯片:赋予机器人视觉、力觉等感知能力。韦尔股份的CMOS图像传感器全球市占率前三,适配特斯拉机器人视觉系统;奥比中光3D视觉模组识别精度达±1mm,技术获特斯拉认证。
-
功率半导体:控制电机驱动与能源转换。士兰微的IGBT模块良率超国际大厂,适用于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斯达半导的车规级芯片通过特斯拉Optimus认证,关节驱动技术领先。
-
存储与通信芯片:兆易创新的GD32 MCU系列实现国产替代,支持机器人强算力场景;乐鑫科技Wi-Fi/蓝牙双模芯片适配低延迟通信,生态覆盖主流物联网平台。
随着政策加码与技术进步,机器人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持续受益。投资者需关注技术落地进度与产业链协同效应,理性评估长期价值。